别人家的自贸区?不这是我们乌鲁木齐的!

来源:bob博鱼    发布时间:2025-11-21 11:31:30

  11月19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侯咏介绍了乌鲁木齐片区两年来的发展成就。乌鲁木齐市自贸工作局(市口岸管理办公室)筹备组组长孙笑宇,乌昌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马小龙,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英回答记者提问。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侯咏介绍,乌鲁木齐片区深化开放引领,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优势充分显现。

  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批的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围绕服务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发展推出37项措施,逐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乌鲁木齐片区开行全国首列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形成综保区“智能出区+图定班列”新模式,将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倍。全疆首单保税租赁出口、农用机械及柴油发电机保税维修业务相继落地。

  乌鲁木齐还成立了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揭牌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新疆分中心、上海临港新片区“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新疆分中心,已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3个海外分中心,为深化多边投资贸易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推出优化营商环境11项创新举措,落地免征信用良好企业加工贸易保证金、提升出口退税办税效率等创新措施。推进外商投资营商环境优化试点,将外商来乌投资落地业务办理周期由79天压缩至35天,实现了外商跨国往返办理“只跑一趟”。引导银行机构与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8个国家银行机构建立代理行关系,新增同业往来账户13个,全疆首笔“境内直贷”日元业务、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动态抵押融资业务、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业务相继落地,金融创新开放水准不断得到提升。

  乌鲁木齐市自贸工作局(市口岸管理办公室)筹备组组长孙笑宇介绍,乌鲁木齐片区揭牌乌鲁木齐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将公安、科技、人才、教育等不相同的领域移民管理服务整合为“一站式”集成服务体系,并制定乌鲁木齐片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服务管理实施办法,出台外国人来乌鲁木齐工作便利化服务若干措施,为外国人提供移民事务办理、政策法规咨询、涉外法律、语言文化等“一站式”服务,被誉为新疆由管理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的一张靓丽名片。

  同时,乌鲁木齐片区打造乌鲁木齐外籍人员综合服务中心,设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整合支付、通信、交通、文旅、投资贸易五大服务领域,为外籍人员入境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正致力打造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展示窗”与“连接点”,助力乌鲁木齐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乌昌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马小龙介绍,乌昌海关助力“强枢纽、畅通道”建设,支持国际陆港提升集结集散能力、多式联运中心建设物流枢纽。

  全面推广“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为企业节省成本约3000元/车,全程物流运输时间节省约3天—5天,通关时长压缩约近80%。积极推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实现铁路与海关数据实时互通,进口货物通关时间从3天压缩至16小时内,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0%以上。

  两年来,国际陆港区不断开拓创新,揭牌乌鲁木齐TIR集结中心,设立TIR便利服务中心,实现TIR单证“当日申请、当日办结”,创新“集结中转运输”班列模式,让班列时效提升20%,每箱可节省约1700元。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英介绍,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多式联运集货区、陆港国际客运站等功能项目建成投运,上线“新智港”班列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平台,落地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

  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极兔新疆转运中心、一汽丰田(新疆)零件配送中心相继落地,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亚欧商贸中心1688供应链合作基地。

  今年乌鲁木齐已累计完成国际旅客吞吐量84.36万人次 同比增长65.41%

  两年来,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面,围绕航基、货基、客基三条产业链强链、补链,取得了多个重大突破。

  依托天山国际机场扩容,大力推进航空货物运输、客运网络建设,开通国际货运航线个城市;客运航线个城市。落地全疆首单飞机保税航油加注业务,累计加注保税航油13.8万吨,为企业节省本金约1亿元。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临空经济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英介绍,通过全国首创“商务+技术”合作模式,开展全疆首个飞机保税维修和公用型保税仓试点业务,已承接格国外航司飞机维修业务4单,新增航材进出口贸易额5.71亿元。同时,开通全国首趟铁空联运“粤新快线”专列,运输时间较普通货运班列压缩34%,产品运价下浮超50%。

  此外,还推动了全疆首家飞机租赁SPV项目公司落地,开展了全疆首家飞机拆解业务。推动开通全疆首条直达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定期货运航线和首条往返非洲的货运航线。

  王英说,下一步将围绕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持续加强陆港、空港联动,逐步提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综合能力,强化临空经济区国际航空货物中转、分拨功能,全力打造亚欧陆空中转枢纽。

  经开区(头屯河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刘利介绍,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功能区块创新构建了装备制造产业联盟,推动产能协同与订单集约,探索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深层次地融合的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

  10月底,经开区(头屯河区)正式投产的中厚板容器载具项目生产线就可满足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小批量”“多品种”需求,不仅能提升本地配套率,还能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新疆。

  “我们还引进了深圳工业智能经验,落地了多个‘高能级平台创新中心’,更是迈出了赋能新疆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刘利说,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智慧物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系统破解研发、制造、供应链、市场开拓等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服务陆港枢纽迭代升级、纺织服装和装备制造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供给体系,为新疆自贸试验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两年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4项、新设企业1.4万余家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两年来,乌鲁木齐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4项,落地各类首创首单业务94项,创新突破引领作用突显。

  乌鲁木齐片区累计新设企业14821家,其中,今年1月至9月新设5540家、同比增长12.8%;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43.45亿元,其中,今年1月至9月实现外贸进出口额418.1亿元,同比增长31.4%,以占全市1%的面积贡献近60%的外贸进出口额。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两年来,乌鲁木齐片区以自贸试验区创新为引领,优化整合国际陆港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组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和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筹建市自贸工作局,设立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质量建设专项资金,强化统筹保障,自贸试验区深层次改革创新加快拓展。

  截至今年9月底,乌鲁木齐片区承接自治区177条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157条、实施率88.7%,乌鲁木齐片区263条自主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238条、实施率90.5%,是三个片区中承担改革试点任务最多、完成率最高的区域。

  首创首单业务包括:制定国内首个软篷车团体标准,全国首创国际道路运输“软篷施封”新模式,降低物流成本约20%,目前已载货直达中亚等国家70余车次;开行全国首列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形成综保区“智能出区+图定班列”新模式,将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00%,已累计出口整车超1万辆,贸易额达12亿元;创新“保税航油”全流程监督管理体系,用时仅3个月就落地首单业务,创下了全国最快速度,降低燃油成本13%,累计加注保税航油超13万吨,为企业节省本金近1亿元等。

  在加快企业规模化集聚方面,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重点构建“龙头引领、平台支撑、链条完整”的发展格局。目前,高新区(新市区)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规模占全疆70%以上,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公司11家。

  高新区(新市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德丽达尔・阿不力米提介绍,今年1—9月,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8亿元,形成了以尔药业、新奇康、银朵兰为代表的民族药特色药产业,以天康生物、德源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以华世丹药业、天山制药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与制剂药产业;以国药、新疆九州通为代表的医药流通产业等,覆盖中成药、民族药、生物药、化学药、医疗器械等全门类的产业链条。

  经开区(头屯河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刘利介绍,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经开功能区块围绕纺织服装“四大中心”建设,亚欧时装周强化了设计赋能与品牌培育,跨境数字产业园等平台拓展了贸易空间,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实现了现货交易、供应链金融与“棉花班列”等业务,服务国内产业并开拓了中亚国际合作。

  “在价值链提升方面,我们成功引进数智世界‘超级纺纱工厂’、落地新投百万锭高端棉纺等项目,填补乌鲁木齐高端纺纱制造空白,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由原料优势向全链条价值提升转变。”刘利说。

  在推动外向型发展方面,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聚焦中亚等周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出“标准输出、产能联动、市场拓展”组合拳,全力推动新疆中药民族药走向海外市场。

  高新区(新市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德丽达尔・阿不力米提介绍,依托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通过构建中药民族药品质衡量准则体系,提升祖卡木颗粒等产品质量,成功推动乃孜来颗粒等6个中药民族药进入中亚国家医药体系,形成一系列科学技术创新成果。

  同时,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的尔药业、银朵兰药业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注册分公司,并取得祖卡木颗粒、寒喘祖帕颗粒9个品种的注册批件,目前中亚五国产品年出口额已近千万元。后续将通过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继续助力生物医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德丽达尔・阿不力米提说,下一步将围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快速推进乌鲁木齐药品(材)进口口岸申建、医疗器械进出口基地等自贸试验区标志性事项落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同时,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将研究起草并争取推动自治区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措施将从优化生物医药产业营商环境、增强医药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等五个方面,形成一揽子系统集成的支持举措,助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两年来,乌鲁木齐片区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陕汽大容量电池新能源重卡规模化生产,铁建重工首台国产智能番茄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环保表面处理工程科技园主体封顶。

  提升纺织品向西出口能级,中国棉花棉纱交易中心现货交易买卖平台上线万锭棉纺项目和数智世界“灯塔工厂”相继落地,带动新疆纺织产业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升级。

  中乌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揭牌,全疆首家中药材数字化交易买卖平台上线运行,制定支持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率先集成化开展生物医药全链条探索。

  乌昌石光伏集群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落地,第四代金刚石半导体项目和风电装备生产线项目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落地。

  全疆首家5G工业物联网产业园正式开园,云存储产业园建成投用,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一期实现对外运营,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绿色算力运营中心、AI产业孵化中心、绿色算力及AI创新平台正在快速推进建设。

  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全疆首个“低空(飞谷)经济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正式落户,落地中亚低空经济与农业科学技术融合科创园项目,实现医疗物资无人机低空运输成功首航。

  乌鲁木齐片区打造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围绕信息共享、政策咨询、投资对接、贸易促进等核心功能,聚焦九大服务领域,为中国与亚欧国家投资贸易合作提供支撑。

  目前,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已设立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3个海外分中心,实现合作联盟单位84家,常态化开展“亚欧星期五”活动,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联通亚欧经贸往来和展示新疆对外开放的“新窗口”,打造企业向西出海和对外经贸服务的“总门户”。

  乌鲁木齐片区构建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揭牌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法庭,设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亚庭审中心、中亚调解中心、乌鲁木齐商事争端解决及法律服务中心、外国法律查明研究中心,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自贸审判白皮书》,建立“自贸典型案例培育库”,为国际商事纠纷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为企业跨国经贸活动提供境外法律保障。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目前已建成全疆首个生物医药专业科技公司孵化器,投资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创业园、生物医药加速器、检验测试与认证产业园等,为进驻公司可以提供研发平台、中试平台、项目申报、临床试验等服务,全方位支撑企业发展。

  同时,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高新功能区块重点打造新疆中药材交易买卖平台,以中药材数字化发展新模式,填补了新疆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空白。

  高新区(新市区)管委会副主任、副区长德丽达尔・阿不力米提说:“我们还联合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走出去’建平台,例如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在中亚建成6个国际合作实验室和成果转化基地,帮企业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上一篇:股票行情快报:昊帆生物(301393)11月18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7182万元

下一篇:零售-米内网